时间:2008-09-10 15:54:15 来源: 作者:
刘禹锡(公元772─842年),字梦得,河南洛阳人,因是汉代中山王刘胜的后代,又称“刘中山”。晚年任太子宾客,世称“刘宾客”。他22岁中进士,23岁登博学宏辞科,24岁登吏部取士科,三登文科,一时享誉京华。但是,就是这样一位曾多次被当时的翰林学士王叔文称为“有宰相器”的才华横溢的诗人、散文家,终其一生,却仕途坎坷,历经磨难。但也正因如此,他与我们常德结下了一段不解的情缘,留下了许多千古佳话。
刘禹锡29岁入仕,最初的仕途很是通达,30岁出头就从淮南节度使杜佑的掌书记、主薄,一直做到监察御史。但由于后来参加了由王伾、王叔文领导的志在打击宦官势力、改革时弊的“永贞革新”,于805年和王叔文、柳宗元等人一起被贬放外地,史称“二王八司马事件”。 刘禹锡最初被贬为连州刺史,还未到任再贬为朗州(今湖南常德)司马。从此,刘禹锡在常德一呆就是10年之久,直到814年才被召回长安任主客郎。
汉武帝时,大将军霍光曾担任过大司马,在宫廷中掌握全部政务。但到了中唐时期,司马一职一般只是用来安排贬斥之官,徒有虚名而无实权。长期处于清闲之中的刘禹锡为了排遣内心的郁闷,经常到离常德不远的桃花源散心。
此时的桃花源已进入了初兴时期,以桃花观等道观为主的建筑群已具有一定规模,并由官方确定下山界的范围,“东西阔七里,南北长九里。”807年的一天,刘禹锡又到桃花源来游玩,却发现原来见过的一些长得很好的树木,一些雅致的石头都不见了,于是就找到看山老人查问。看山老人看见刘禹锡生了气,只好如实相告:“大人,我也知道这儿是块风水宝地,理应悉心加以看管。但这附近的一些有钱人看见这里的东西好,都想霸占,我一个老头子哪能管得住呢?”
刘禹锡想想老人说的也有道理,于是没有责怪他,只是命令随从拿来笔墨,选了一块大石头写下了“桃源佳致”四个大字,并叫人请来石匠将这四个大家刻好后竖在桃花源的入口处。
后来,周围的那些有钱人来到桃花源后,看到刘禹锡亲笔题写的“桃源佳致”碑,知道司马大人要保护桃花源,也就再也不敢乱来了。
这样,桃花源被保护了下来。人们为了感激刘禹锡,便把这块碑叫做“镇山碑”,并修碑亭予以保护。“桃源佳致”碑至今仍保存完好,立于桃花山景区的白虎嘴、青龙嘴之间,掩映在桃花源的青山绿水之中。
湘公网安备 4307250200028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