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生文苑

  • 高166班陈霞同学的习作

    时间:2009-07-20 18:28:03  来源:  作者:

  •  

      

    对余秋雨先生的第一印象,是他在《文化苦旅》自序中提到“这说明我心底的山水,并不完全是自然山水,而是一种文化山水,这是中华历史文化的悠久魅力和它对我的长期熏染造成的。”那时喜欢余秋雨先生的散文,只因为它浓郁的学术味和文化味,以及余秋雨先生那种高贵而独特的文化品味。

    接触余先生的文章多了,便觉得除了这浓郁的文化味背后潜藏着更为深刻的内涵。就如他在《一个王朝的背影》里说,“在我看来,现在的中国人特别需要寻找人类历史的整体坐标,以人类历史作为坐标去分析看到的各种文化现象”,在《诗人是什么》中也提到,“如果连文学史也失去了文化坐标,那就需要把惋叹、可惜、抱怨加在一起了”。在我看来,余先生的文章又何尝不是一种召唤和呼喊呢?不然他不会说:“今天,我冲着王维的那首《渭城曲》去寻阳关了。”他召唤中华文化,呼喊中华古典文化,用他的文章去贴近文化的大生命,重新唤醒那岌岌可危的中华文明。

    在信息迅速发达的今天,在这个用钢筋水泥筑起的世界里,灵魂空虚,文化缺失,道德滑坡日益严重,余秋雨先生的存在已成为一种社会的需要。

    少年强则中国强,也许有一天我会去做一名语文教师,学学余秋雨先生爱中华文化,去关怀中华文明,用我微薄的力量去感染我的学生,让他们去领悟中华文化的美与灵魂,让他们明白什么是愚昧与野蛮,什么是他们的对手——文明!每一次博斗,文明都必将战胜。因此,我们要远远近近地为它呼唤几声。

    老师点评:怎样才能让自己成为一个“文化人”,怎样才能让自己的文章充满文化味,这篇文章再次给了我们一个答案——去阅读文化经典,只有文化的东西才能真正让我们变得无比的厚重与深沉。

     

     

相关文章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