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08-07-29 08:35:04 来源: 作者:
对“三十而立”的揣摩差不多始于少年,那时候我功课很差,常受到父亲的责骂。其中一次愤而离家,来到距家十里的小镇上,想就此真正“立”上一回。当然,最终的结局还是没有“立”起来,回到家时已是暮色朦胧,在饱受了父亲的一顿老拳后狠吃了两碗饭。多年后想来,也没有多少痛疼的感觉,想是让那两大碗饭给抵消了。但我清晰地记得,那段时间对于“三十而立”非常向往,盼望着30岁快点来到吧。
一个未成年人对于“而立”的认识,在成人看来未免浅薄可笑。但从那时起,我也体会到物质对于“而立”是非常重要的。一个靠父母抚养的孩子,生活上不能自立,想随心所欲荒废学业,几乎是不可能的。
终于,我熬到了大学毕业,我对自己说,不再向父母要一分钱。逢年过节时,我还会寄几千元钱给二老。我只是想让他们知道我挣钱了,从此不用向他们伸手了。他们多次让我不用再寄钱回家,我也知道我寄回的钱他们不会用,但还是执著于要寄。
有那么一天,父亲对我说:“标娃,以后不用寄钱了,你以后还要成家立业,花钱的地方多了去。”电话这头,我哑然无语。原来在父母看来,找到一份工作也只是填饱肚皮而已,离真正的“而立”还有遥远的距离。
于是我努力,我奋斗,在城里讨了老婆,买了房子。30岁那年,我的孩子也出生了,我打电话给父亲。我说:“爸爸,我终于成家立业,我三十而立了。”父亲笑着说,你还早呢,孩子才这么小。你的房产证还在银行里押着,你的工作单位是个民营企业。
那一刻我明白,在父母的眼里,生了孩子的我,仍是一个孩子,起码在他们心中,我没有真正立起来。我越发陷入困惑之中,“而立”这个虚幻的词,到底有着怎样的含义,有没有一把标尺去衡量它。
多年来,我一直固执地认为,“而立”不过是一种物质不断堆积的状态。但有一天,我蓦然间顿悟,而立之年对于我,更重要的是一份成熟和宽容的心态、理性的心智。如果说真正的“而立”是挺直的,那么当下,我的“而立”则是弯曲的。我所能做的是,将“弯曲”慢慢地扶直,一点一点。
湘公网安备 4307250200028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