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验交流

  • 何不换一种方式

    时间:2008-09-01 12:22:07  来源:  作者:

  •  

    孔子的弟子子路看见正在烧饭的颜回在偷饭吃,将此事告诉了孔子和其他弟子。孔子却并没有直接找到颜回大声斥责,也没有在众弟子面前批评颜回。只是在吃饭时,孔子说:“我想先用这饭祭一祭祖先”。颜回急忙说;“老师,这饭不能用来祭祖了。刚才煮饭时,有一团灰落到锅中。我把它抓了出来,觉得丢了可惜,就把它给吃了。”孔子听了以后叹了口气说:“人们向来都相信自己的眼睛,其实自己的眼睛也有让人不相信的时候。要真正认识一个人,真不容易啊!”

    读到《论语》中的这个故事,不禁为孔子的自省精神所感动,更为他那高超的教育艺术而叫绝。

    回头看看自己和身边的一些教师,虽然也学过教育学、心理学,但面对学生的玩劣和缺点,却很少有人会换一种方式去处理,结果弄得师生关系紧张、学生敌对情绪增加、学习兴趣下降等情况屡见不鲜。

    其实,换一种方式往社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有很多人都熟知这样一个故事:英国著名科学家约翰·麦克劳德上小学的时候,有一天他想亲眼看看狗的内脏是怎样的,便把校长的狗杀了。校长知道后气得七窍生烟,决定“惩罚”这个无法无天的学生,但他没有开除约翰·麦克劳德,也没有使用暴力,而是罚他画一幅狗的骨骼图和一张狗的血液循环图。事后,约翰·麦克劳德被校长的宽容所打动,发奋研究解剖学,终于成了一名伟大的科学巨匠。假如当时校长采用粗暴的惩罚手段,这位天才的科学家便很可能会就此“夭折”。

    我也还听说过我国当代教育家魏书生老师的一个故事:一次上公开课,一位学生将蔡桓公念成了蔡恒公,引起了哄堂大笑。怎么办?魏老师平静地说:“我发现这名同学有了进步,他开始思考问题了。桓和恒是形近字,上课时没听讲,这是他的错,但他能根据桓的字形想到恒的字音,这说明他进行了一番思考。如果他能经常这样思考问题,肯定会有进步。”

    怎么样?教育家就是教育家吧!如果是我或者是我们中的有些教师,能够做到这样吗?恐怕就是另请一名学生代为更正,或是一声斥责──“上课干什么去了”了事吧!

    当然,这些教育的方法和艺术并不只是教育家们的专利。我还听说过一位有经验的班主任老师讲过这样一个他亲身经历的故事──

    这位老师姓向,是我初中时的班主任,现在我俩在同一所高中学校任教。他说他刚调入这所学校时,接手的是一个人人头痛的班级。开学没几天,数学老师上课,有几个学生竟趁他转身在黑板上写字时向他扔粉笔头。经过细心调查,向老师基本掌握了情况,知道这件事就是班上的两位比较调皮的学生所为。于是,他把那两位学生找来谈话,但他们都拒不承认。怎么办呢?向老师想出了一个办法:在班上召开一个主题班会,让每个同学都谈谈对这件事的看法。结果,轮到这俩位学生发言时,他们主动承认了错误,并向数学老师和全班同学作出了深刻的检讨。事后,这两位学生的转变很大,班上的风气也有好转。                                                              

    其实,在平时的工作中,只要我们有一颗真正热爱教育和学生的心,坚持“以人为本”“蹲下身子看学生”,换一种方式对待学生并不是件难事。爱因斯坦说“对于学校,最坏的事是,主要靠恐吓、暴力和人为的权威这些办法来进行工作。这种做法摧残学生的健康的感情、诚实和自信,它制造出来的是顺从的人。”法国教育家第斯惠也说:“教育的艺术在于激励、唤醒、鼓舞。”当我们要动怒时、斥责时、嘲讽时、打击时,平息一下自己的情绪吧!换一种方式,也许会收到更好的效果。

相关文章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