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验交流

  • 创新,不要步入歧途

    时间:2008-08-10 16:20:00  来源:  作者:

  •  

    新课程改革从20019月开始在全国38个国家级实验区进行实验以来,到现在已经有了4个年头。在新课程的改革实践中,广大教师敢于改变原来陈旧的教学思想,大胆引进新课程理念,课程改革已取得可喜的进展。但过犹不及,在创新方面如果没有真正理解其内含,盲目地反传统,则可能会将新课改引到另一个极端。

    一、创新成了无原则的“闹剧”。

    新课程改革的重点就是尊重学生的人格,关注个体差异,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为了突出“学生的主体性”,为了“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有的老师在课堂上放弃了应有价值导向,使创新成了一场无原则的“闹剧”。

    如有的学生说《卖火柴的小女孩》中的小女孩是因为火柴价格太高才卖不出去;《背影》中的老父亲是不想走路才爬铁轨过去的;也有学生说如果她是《项链》中的玛蒂尔德,她会买一条假项链,然后以假乱真还给自己的朋友,或者隐名埋姓,远走他乡……有的教师为了激发学生的积极性,鼓励他们创新,有时竟会说“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说每一个学生说得都有道理。这种表面上的对学生的尊重,实际上是对学生无原则的吹捧,不知要将学生的价值观念导向何方?

    二、创新形成了一股虚浮的学风。

    应该说,对文本的创造性解读应建立在对文本意义和作者意义的充分挖掘和把握的基础。但在现实教学过程中,很多教师在学生还没有完全吃透文本的情况,就急于激发学生发表“高见”,“想怎么说就怎么说”。显而易见,这种所谓“创新”又怎么能完成它所肩负的“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的使命呢?相反,这样中会滋长学生浮光掠影、浅尝辄止的坏风气,造成这类学生的终身悲剧。

    如在没有引导学生完全理解课文的前提下,有的学生在回答到底是谁杀死了祥林嫂这一一问题时,为了创新,他没有说是封建礼教和封建迷信将祥林嫂推进了死亡的深渊,而是说她自己太软弱、不够坚强,四嫂只是在声地说了声:“你放着罢,祥林嫂!”她就失去了生活的勇气。

    恐怕是受了接受美学的影响,现在很多教师都认为阅读可以“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在倡导个性时,却轻视了对文本意义和作者意义的深入理解。那么,这样的创新很可能永远只能停留在肤浅的层面上,而不可能真正看到作品的精华。

    三、创新是否一定要反权威、反传统。

    为了激活创新意识,许多教师启发学生要对已成定论的观点和见解、格言、成语等生疑质疑,凡事站在对立的角度去思索,反弹琵琶,正中求反,同中求异,鼓励学生尽可能地提出与传统迥然有别的观点。一时间,好像一切权威和传统都成了创新的天敌,都成了需要打倒和重新认识的对象。我们反对盲目地崇拜权威、依从传统,但同样反对随意地蔑视权威和敌视传统中的一切有价值的东西。乌申斯基说:“我们的教育不是培养会玩耍的猴子,不是培养会学舌的鹦鹉,更不是培养见风使舵的两面派,而是要培养独立思考的人。”创新性人才不一定就是叛逆性人才,为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而将学生引到了叛逆的反面,是我们都不愿意看到的。

    因此,我们面对权威和传统时,不要马上产生反叛和批驳的心理,而是应该首先好好静下心来深入地认识它们,然后再用平视的眼光客观地评判它们。也许在很多人像堂吉诃堂一样挑战一切之后大败而归时,你站在原地却享受到了生活带给你的芬芳。

    四、创新也造成了教学上的一些虚假。

    很久前参加过一次公开课的评比活动,一位教师在上一篇文言文时,依然从作者介绍、字词上起,一节课层次清楚,听者了然于胸。然而评课时却有一位评委严肃指出:“文言文怎么还讲字词?这样的课还是缺乏创新意识。”

    上文言文要创新就不能讲字词?我算是从心底领教了一番。果真,在以后的几次优质课比武活动中,我再也没有看到一位教师上文言文是从字词上起的,要么是将学生分成导游组和游客组,要么是将学生分成美少年组和美少女组,要么是将授课内容设计成音像动静俱全的精美课件,课堂上果然气氛活泼,合作、探究一片欣欣向荣。一边听课我一边想,我们学生的智商有这么高吗?教师都要借助参考书才能读懂的文章,我们的学生竟然不看就会!

    其实,创新应是在传统之树上开出的艳丽的花朵,完全背弃了我们的传统和历史,创新又何从谈起?鲁迅也不是说“大宅子”里也还有鱼翅和可供治病用的鸦片吗?还是鲁迅说得好:只要“这人沉着,勇猛,有辨别,不自私”,并且“运用脑髓,放出眼光,自己来拿”,那么人就“能自成为新人”,“文艺自成为新文艺”。

     

相关文章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