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研教改

  • 鲁迅"下岗"是中国语文教育的悲哀

    时间:2009-08-17 18:12:43  来源:  作者:

  •  

    据报载,在人民教育出版社新版的语文教材中,鲁迅的作品明显减少,《药》、《为了忘却的纪念》等作品不见了,保留下来的只有《拿来主义》、《祝福》和《纪念刘和珍君》3篇,一时间,陪伴几代人成长的鲁迅作品,竟然在校园里面临尴尬的境地,是去是留,争议不断。

     

      鲁迅作品在校园遭遇尴尬,对于中国语文教育,是一件非常悲哀的事情,这一事件的出现,有其深刻的原因。

     

      首先,中国语文教育长期把鲁迅的作品当做思想教育的范本来解读,导致鲁迅作品在校园遭遇死胡同,就像报道所说的:中学校园学生反映“一怕文言文、二怕写作文、三怕周树人”,老师也反映的“读鲁迅的作品,好像看不到希望,很压抑。”“鲁迅的部分作品很难读懂,文字较晦涩”。这是中国教育体制的悲哀,是中国语文教育长期被当做思想教育的工具的结果,使得语文教育失去了陶冶人们美好情感,在潜移默化的教育中提升人们的审美能力、阅读和写作能力,文化传承能力的最基本功能。

     

      其次,中学校园语文教材出现鲁迅作品成鸡肋的现象,从另一个方面说明我们的老师不能正确阅读和理解鲁迅作品中最优秀的东西,导致学生的阅读素质普遍下降;“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简单地说,老师不会,学生怎么会呢?老师理解不了,学生怎么会喜欢阅读和深入钻研阅读呢?从而正确理解和看待鲁迅及其作品在文化方面的地位呢?可以说老师对鲁迅的不懂和隔阂,进而不能正确认识鲁迅、讲解鲁迅、阅读鲁迅,是造成学生产生厌烦心态,不喜欢鲁迅的最直接原因。

     

      第三则是我们的《语文教育大纲》的“硬性规定”,使得老师在解读过程中不能越雷池半步,长期如此,则僵化了教育者和学习者的思维,扼杀了他们学习过程中的创新和解读,使得老师学生都厌烦鲁迅作品。虽然“文以载道”,但是对于文艺作品的“道”进行的解读,则出现干涩和脱离实际的空洞说道,特别是鲁迅作品,更要注意这点。所以,今天出现老师学生遗弃鲁迅作品的现象,我们的教材编写者也难辞其咎,他们的编写水平和《大纲规定》直接规定了师生对鲁迅作品的解读方向。大方向失误,我们的执行者和学习者又有什么办法呢?(李宁)

     

相关文章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