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7-01-10 08:20:45 来源: 作者:肖文芳
关键词:学生教师人生态度人格魅力工作态度真挚情怀
在所有教师中,班主任是学生最亲近的人,往往成为学生最直接的榜样。班主任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可能不自觉地使学生加以模仿。孔子云:“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行。”这就要求班主任在班级的日常管理中率先垂范,言行一致,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教育学生,真正成为学生学习、效仿的楷模和表率。那么如何做学生言行的示范者,我认为要从以下五个方面进行示范和引导:
一、得体的衣着,风趣的谈吐,谦恭的为人态度
人常说“亲其师,信其道”。作为班主任,其行为表现要注意三个方面:一是有得体的衣着。认识一个人,一定是先从观看外表,然后再深入内在。同理可知,面对学生,学生第一眼看到的,一定是一位教师的穿著打扮。他们会借着教师的外表,来衡量这位教师是怎样的一个人。例如:如果教师的打扮很流行,那么他应该是一位活跃前卫的教师,但是,如果这位教师的打扮很呆板,那么他可能就是一位保守传统的教师。班主任的衣着要得体,整体风格上体现出端庄、整洁、干净、干练,坚决摒弃土气、俗气和暴露。土气起不到“严肃”的教育目的,只会让学生感到教师邋遢;俗气会给学生思想教育带来负面的影响;暴露则会使学生产生无聊骚动和无谓想象。二是有风趣的谈吐。雨果认为:“人生是一串由苦难组成的念珠,我们应笑着数完它。”在人生历程中,能不能笑着行走,会不会笑着行走,是人生高下优劣的标志。人们都喜欢谈吐风趣,具有幽默感的人,学生也不例外。作为和学生接触最多的班主任,在和学生交流和沟通时,大可放下呆板面孔,师道尊严,用风趣的谈吐,去淡化冲突,协调师生关系,创造最佳的教育氛围,在欢声笑语中寓教于乐,润物无声。三是有谦恭的为人态度。现代社会,追求人人平等,但师生实际并不平等。教育是心灵之间的对话,是一个灵魂对另一个灵魂的抚摸和唤醒。班主任在各种活动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对待学生的态度(如语言、口气、眼神、手势、面部表情等)是否有同情心、诚实、有礼貌,还是生硬、虚伪、粗暴等,都对学生的心理活动产生这样或那样的影响,这就要求班主任放下高高在上的姿态,俯下身去,站得跟学生一般高,从学生的需要出发,倾听学生的声音,与学生一起经历成长。
二、热爱生活,积极乐观,豁达开朗的生活态度
人生活在这个世界上,总有一些烦恼的事情(如生活拮据、家有病人等)缠身,就很难有积极乐观、豁达开朗的生活态度,因为生活的压力无法让人从那种状态中走出来。作为教师,尤其是班主任,当你走进教室,走近学生的时候,就要把一切生活的烦恼和不如意抛在脑后,面带微笑,努力管理好自己的情绪,保持开朗豁达,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班主任保持一个良好的生活态度,不仅仅是教师个人的问题,而且是一个教育问题。班主任良好的生活态度可以激发学生奋发向上的勇气,点燃学生创造的火花,培养学生对学习和生活的热爱,增强学生对生命、对人生的关注,进而成为对社会有益的人。这种态度更能拉近与学生之间的距离,创造和谐宽松的沟通交流气氛,有助于教育效果的提高,而不是让恐惧、焦虑、急躁、恼怒、消极、颓废等不良情绪影响自己,传染给学生,使学生个体乃至于整个班级都受到这种情绪的影响,严重者,可能会让学生无法正确面对今后生活和工作中的困难和挫折,产生悲观、失望甚至绝望。
三、悲悯情怀,爱国爱家爱众生的真挚情怀
世上有种最温柔也最具震撼力的东西,那就是一悲悯。悲悯情怀是对弱小的怜惜,是对无助的体恤,是对一切生命的珍爱,它是上天在人的灵魂中植下的一方净土,培育纯净而慈悲的花朵。因为悲悯在某种程度上能够纾解自私,淡化不平,它是一种温柔而持久的心灵光泽,经得起时间的变迁。悲悯并不仅只对个人,它也是对自身、对人类、对于万物普遍的情感关怀。每一个学生从心底里都希望得到老师的肯定、赞扬、鼓励,从而获得成功的体验,获得心理的满足。作为班主任,就要具有悲悯情怀,用爱的真挚情怀去将心比心,宽容、谅解,用爱去感染每一个学生,为学生消除自卑,赶走心灵的乌云,给他们带来希望,带来阳光。阳光属于每一个孩子,无论他们是贫穷还是富有,是聪明还是智障;无论他们是相貌平平甚至丑陋,要让每个学生都拥有阳光,就要用悲悯情怀,把爱撒给每一个学生,一视同仁,公正的对待每一个学生。教师在平时的言谈中要流露爱国爱家情感,切不可在学生面前过多谈论国家的阴暗面,针砭时事要切中要害,且要以一颗忧国忧民的态度对待。尤其对网络中一些中伤民族情怀的言论要引导学生去甄别,不能让学生盲从。中学生的分辨能力还很不够,也容易产生冲动情绪和负面情绪,所以爱国主义教育、爱的教育是班主任工作的一个重点也是难点。
四、善恶分明,正直无私的人格魅力
学生百差千别,个性有不同,能力有差异,智力有高低,品行有上下,家庭有贫富。班主任对每位学生的态度要保持一致,不能以自己的好恶感情,偏袒、庇护一部分学生,鄙视、冷淡另一部分学生,“有教无类”,要一视同仁,善恶分明,公平公正,批评和表扬要恰到好处,无亲疏好恶之分。“很难想像还有什么比由于不公正而产生的情感上的麻木更能摧残儿童心灵的了”(苏联苏霍姆林斯基)。把师爱平分给班里的每一位学生,这是班主任从教的道德责任和道德义务,也是班主任为人师表,以身作则的重要内容。班主任的公正、无私、善良、正直,能使学生在与班主任的交往中体验到公正的合理性,从而成为他们成长的健康心理的基础,有利于影响和激励学生对真、善、美的追求,培养优秀品质;有利于得到学生的信赖和尊敬,形成健康的教育活动局面;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反之,班主任的偏私与不公,必然使学生失去公平感,造成感情的压抑和心理的不平衡,挫伤学生学习与要求上进的积极性,从而影响学生对班主任的信任,对学校的信任,甚至对社会的信任,不利于学生身心健康和优秀品质的培养。
五、尽职尽责,勤奋上进的工作态度
作为班主任,除了承担着学生的思想工作和班级管理外,还是一名教师,要承担繁重的教学任务。比较起其他任课教师,班主任投入的时间最多,花费的精力更大,职责也最多。班主任在工作态度上尽职尽责,勤奋上进,努力做好自己份内的事情,无形中对学生是潜移默化的影响。例如每天早晨巡视教室,先看看学生有没有到齐;遇到天冷或天热的时候,照料同学们衣服穿得是否合适,早上是否都吃过了早餐;集体活动前要安排好同学们应必备的用品等,看起来很平常,其实这正是一个班主任职责的具体体现。精通业务,专业课具有较高的造诣,教学艺术高超,教学效果好,班主任在学生面前就更有威信,说话更有分量,从而推动班主任工作的开展。因此,班主任能够尽职尽责,勤奋上进,既能让学生感受到班主任的期望,又能体会班主任的爱心和平等的态度,那么这个班集体就会充满了真诚、友爱、活泼、轻松、上进的气氛,也会对学生今后的工作态度产生深远的影响。
班主任,是对学生一生都会产生重要影响的人,在学生成长的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要想成为一位优秀的班主任,还有其它很多条件和方法,但我想,做学生言行的示范者,这是最基本的方法。
湘公网安备 4307250200028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