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育教育

  • 后进生“感化式教育”之我见

    时间:2010-03-10 14:39:56  来源:  作者:

  •  

    在平常读书报杂志,特别是读一些介绍班主任工作方法或经验的文章时,我们常常看到介绍上面所说的“感化式教育”的经验:有的是让某一“后进生”看到其父亲或母亲在大雨或烈日下,为其送伞送衣或送食物等场面,使其感动而“翻然悔悟”,从此“洗心革面”;有的学生因为平时受老师、同学歧视而成为“双后进生”,某一位新老师在一件小事上,特别关心他,使之从此信心倍增,摆脱了心理阴影而一帆风顺地考上大学;也有让某一平时特别调皮、极不守纪的“后进生”作管理纪律的班干部,而使之一改“旧恶”,竟自此以身垂范,成为优秀学生……这样的事例,不胜枚举。

     

    10年的教学和班主任生涯,自己碰到或看到身边的同事,对“后进生”感化式教育后就使其彻底转变的例子,在我自己的印象里,好像只有一次(即使这唯一的一次,那个学生也不是由“后进”变“优秀”,而仅仅是不“后进”了而已)。

     

    这种“感化式教育”的成功经验,只在书上读到过。

     

    我的看法是这样的:

     

    首先,从“后进生”养成坏习惯的过程看。一个“后进生”之所以“后进”,并非一朝一夕而变成的,他肯定经历了很长,有的是三四年甚至十来年,而慢慢养成了一些坏习惯、坏毛病,这么长的时间养成的那么多或那么深的不好的习惯或毛病,通过一件事或几句谈话,问题就迎刃而解,甚至“连根拔起”而没有一点反复,这真有点“天方夜谈”。打一个不太贴切的比喻:一个久病垂危之人,或一个得慢性病的人,一副药就能“妙手回春”,除非“神医”,可真正的“神医”,世上是没有的。俗语有曰“病来如山倒,病去如抽丝”,只讲的是病来得快,而没说去得快,反而说去得如“抽丝”般慢。教育是一件艰苦细致长期的工作,我们面对的是有血有肉有思想的活生生的人,而不是任人摆布的机器,既然如此,思想工作就绝少(不能说完全没有可能)“一蹴而就”的。养成坏习惯或坏毛病的学生,一剂“灵药”就使“沉疴”顿愈,想法是值得人们称赞,但现实生活中恐怕是难以做到的吧!

     

    其次,学生思想行为的“反复”和“反复”的教育,是做好学生思想工作的一大特点。凡是亲身搞过教育的人都知道,学生的思想工作最难的不是让他们感动,生活中的确有很多契机让我们的学生(自然也包括那些“后进生”)感动,甚而真的可以使之当时 “热泪盈眶”,心有所动;而是学生的思想的反复:通过一件什么事,学生感动了,确实下决心改正先前的毛病,此时学生也是发自内心的。然而,学生毕竟是学生,是未成年人,缺乏毅力和恒心是学生心理发育过程中一个显著的特征,这种心理的“不稳定”,必然带来问题的“反复”。所以,有经验的班主任都知道,一个学生的真心感动了,仅是一个好的开端,得赶紧想办法来巩固这个得之不易的效果,如果稍不留神,以为学生一时感动,就指望他从此“洗心革面”而不去巩固这个成果,其后果必然是回到原先的起点上,甚至更糟。名师就在于能抓住这个契机,细致地反复地进行思想工作,这就是作学生思想工作中最著名的“反复抓,抓反复”理论。这才是做好学生思想工作的真实情形。

     

    最后,谈一谈媒体的宣传。在理论上,“感化式教育”是一种理想的教育方式;在现实中,“感化式教育”却是一种简单的工作方法。教育是什么?教育是“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春雨,而不是“荡涤一切污垢”的疾风暴雨:“潜移默化”是教育最重要的特点,只有长期的关怀教育,垂身示范,才能在学生的心灵上刻下难以磨灭的痕迹,才能浸润于学生的心灵深处,使之铭刻在心。即使有“感化式教育”的教育方法,表面看起来,是毕其功于一役,实际也是平时无数的细微的“量变”而成的“质变”。没有这种“量变”做后盾,“感化式教育”即使看起来效果显著,实际上却难以持久,一有风吹草动,便极易前功尽弃,功败垂成。作为一个教师,希望理想的教育和教育方法,出发点是可以理解的,但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我们面临的现实:一蹴而就的方法是没有的;作为教育的宣传者,我们不应过多地宣传只看到表面现象的“感化式教育”的特例,这样会误导人,会令人把“教育人”看成是一件轻松简单的事而催生出“浮躁的教育心理”。应更多的宣传那些细致反复的思想工作方法和经验,让教师们特别是新教师们在心理上有所准备——为他们以后漫长艰苦的教育工作,打下良好的心理基础;也让一般人看到教育和教育者的艰辛,给予教育者以应有的理解和尊重,这才是我们应该努力的宣传方向。

     

相关文章

    无相关信息